你的再生塑料业务还好吗?
最近一段时间,常听人说再生塑料行业难做了,再也难有前几年利润丰厚、烈火烹油的架势。汇总来看,再生塑料行业主要面临以下困境:
一、回收体系薄弱,回收率低且分类不足。我国废弃塑料年产生量约6300万吨,回收处置率仅30%左右,大量塑料被填埋或焚烧。前端垃圾分类不到位,导致后续再生困难。
二、从回收技术看,物理回收导致性能劣化。以简单的粉碎、熔融工艺为主,再生塑料性能降级,难以进入高端市场。分子级再生技术(如裂解、解聚)尚不成熟,无法有效处理复杂废塑料。
三、回收塑料成本高。越来越多企业加入此赛道,导致废塑料收购成本上升。加上分选、清洗、脱硫等环保工序使每吨再生塑料成本增加2000元以上,再生料价格高于原生料,削弱竞争力。
四、消费者认知不足,市场不明朗。公众对再生塑料的环保价值认知有限,更关注价格和便利性。再生塑料多用于低端产品(如托盘、踏板),缺乏高附加值应用场景。
五、政策落地不足。缺乏强制使用比例,尽管政策鼓励再生材料,但国内尚未明确下游制品中再生塑料的强制添加比例,导致应用推广缓慢,特别内需市场因成本和技术门槛难以打开。
总之,回收体系薄弱、技术瓶颈、成本劣势及产品附加值低、政策落地不足等制约着再生塑料行业的发展。然而,随着全球环保压力加大和资源受限,塑料循环使用必将成为全球共识,是大势所趋。可以说,再生塑料道路坎坷,但前途光明!是不可错过的行业机遇。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加入或者加大了再生塑料业务的开发,并不断推出新的方案:有的建立“回收-再生-应用”闭环体系;有的发明高效减容设备,降低运输成本;有的大力发展化学再生技术;有的不断进行市场教育,完善汽车、家电、电子电器等领域再生塑料使用的规范......
接下来,艾邦高分子汇总梳理了国内外近50家再生塑料相关企业及他们的相关产品和动态(多为2025Chinaplas展示),以供大家参考。(只统计到部分企业,以公司名字拼音首字母排序)
现艾邦建有再生塑料产业群,欢迎产业链上下游的朋友入群探讨,共谋进步。

图片

1.爱思开环保材料(SK化学)
SK化学在韩国建立了基于解聚技术的回收中心,是世界第一家化学回收共聚聚酯制造商,该设施验证多种以往难以通过传统方法回收的低质量废旧塑料的商业化技术,包括纤维、薄膜以及汽车零部件,而不仅限于透明瓶子。

2.安徽冠泓塑业有限公司
安徽冠泓塑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0月,注册资金1.2元,位于安徽省界首市,占地278亩,拥有先进的智能比,数字化,绿色化的回收,清洗,破碎,分选、改性,造粒生产线。

具有年产15万吨再生改性塑料的生产能力,主要产品有再生PE,PP,ABS,PA等塑料颗粒和片材产品,年产量12万吨。公司通过了GRS全球回收再生标准体系,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PCR塑料可追溯管理体系。

产品类别:再生PE,PP,ABS,PA
产能:15万吨
3.巴斯夫(BASF)
巴斯夫(BASF)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工企业,在再生塑料领域通过技术创新和全产业链整合,构建了涵盖机械回收、化学回收、添加剂优化及循环经济战略的多维解决方案体系。

巴斯夫化学回收通过热解技术将混合塑料废弃物(如多层包装、含杂质塑料)转化为热解油,替代化石原料用于生产高性能塑料(如聚酰胺、聚氨酯)。该技术解决了机械回收难以处理的低值塑料问题,碳排放较焚烧减少50%。

Ultramid® Ccycled®聚酰胺使用亚洲消费后塑料转化的热解油,获REDcert2和ISCC PLUS认证。

巴斯夫再生塑料已用于奔驰S级车门把手、车载音响框架等部件,满足轻量化与低碳需求。在包装领域,提供食品级再生PET、HDPE,通过FDA和EFSA认证,应用于奶酪包装、饮料瓶等。
2025年3月,巴斯夫在上海推出全球首个再生聚酰胺6工厂(loopamid®),利用纺织废料生产GRS认证的再生纤维,年产能500吨。
4.柏力开米复合塑料(昆山)有限公司
柏力开米复合塑料(昆山)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瑞典Polykemi AB 集团在华投资的独资子公司。瑞典Polykemi AB 集团成立于1968年,已经成为北欧地区最大的改性塑料研发和生产集团。并相继在丹麦、德国、捷克、巴西、中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及生产基地。 

Rondo 是柏力开米集团下属高性能改性回收塑料品牌,始于1980年。主要产品包括REPRO和REZYcom两类,REPRO系列产品是标准规格的改性回收塑料,包括PP, ABS, PBT,PA6, PA66,PC/ABS等。REZYcom是基于客户定制化需求的改性回收塑料,可以根据客户的特殊要求,提供定制化的改性回收塑料。

5.成发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成发科技湖北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9月,总部位于湖北省荆州,注册资本2亿元,是“能特系”旗下专注于循环经济与新材料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以碳减排、新材料研发和合成材料生产为核心业务,尤其在聚酯(PET)化学回收领域取得全球领先技术突破。

成发科技自主研发的PET化学法解聚技术,通过分子级回收工艺,解决了传统物理法难以脱色、除杂的难题,能将废弃PET(如聚酯纤维、塑料瓶片等)解聚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HET)单体,实现“等同原生级利用”。

产品类别:PET化学解聚生产对苯二甲酸乙二酯(BHET)

产能:2024年8月,公司宣布其PET化学解聚项目中试成功,年产能达1000吨;2024年10月启动第一期年产10万吨r-BHET项目,计划2025年12月投产,未来三年总产能将扩至60万吨。
6.大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1年,位于中国台湾省台中市。全台直营与加盟据点超过23个,设有两家塑胶再生处理厂和一家废车拆解观光工厂。
主营产品:再生PP,LDPE
7.德瑞灵特种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德瑞灵特种材料(上海)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各种聚甲醛材料,按照ISCC Plus质量平衡认证,认证的可再生Delrin®基础聚合物采用 100% 来自生物废料产生的生物原料。认证的可再生Delrin®具有出色的耐用性和可靠性,可减少材料替换中的浪费。

8.东莞市国亨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国亨塑胶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亨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环保塑胶材料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11年7月,总部位于东莞市东城区砖窑工业区,并在重庆和江西设有子公司。
公司以“绿色低碳”为核心,聚焦PCR(消费后回收塑料)、ITE(工业尾料回收)和OBP(海洋回收塑料)等环保新材料的自主研发,产品通过UL、CQC、SGS等权威认证,并被HP、联想、戴尔、飞利浦、IKEA等国际知名企业选为指定用料。

再生产品:ABS、HIPS、PC/ABS等
9.丰溢绿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丰溢绿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Global Green Material Co., Ltd.)是一家专注于再生塑料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21年3月,总部位于中国台湾彰化县芳苑乡。拥有专业实验室和先进制程,掌握从回收、分选到改质的一体化技术,产品应用于绿藤生机、迪卡侬(塑胶衣架)、Lush(美妆容器)、FAIRPHONE(耳机)等品牌。

丰溢绿能开发溶剂回收法处理海洋聚苯乙烯泡沫,体积减少95%,处理效率提升10倍,成为台湾首家获环保署长期海废标章认证的企业。

再生产品:涵盖PP、PS、PE、PC、ABS等通用及工程塑料的再生粒,并提供配色、改质等定制服务
10.佛山市顺德区同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
佛山市顺德区同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简称“同泰塑料”)是一家专注于再生塑料研发、生产与循环利用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6年6月,总部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国内外设有8家工厂及合作基地,包括湖南同泰循环经济有限公司、河北泰塑新材料、马来西亚巴生工厂等。

2021年主导起草《GB/T 40006.5-2021》再生ABS国家标准,并获GRS全球回收标准认证,产品可追溯性及环保性国际认可。同泰塑料实现从回收、破碎、分选、清洗到造粒的全流程一体化生产,年产能达2万吨,产值约2亿元。

再生产品:ABS、HIPS、PC/ABS等
产能:2-3万吨
11.佛吉亚
佛吉亚(Faurecia,现隶属于FORVIA佛瑞亚集团)在再生塑料领域的布局以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及国际合作为核心,通过材料研发、生产工艺优化及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推动再生塑料在汽车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佛吉亚与格力电器合资成立的再生塑料公司(2024年成立)计划开发化学回收技术,处理低值塑料废弃物(如多层包装),目标到2030年实现15万吨再生塑料销售,覆盖汽车、家电等领域。

在汽车内外饰中,佛吉亚采用再生聚酰胺(PA)和聚碳酸酯(PC)制造仪表盘、座椅织物等,降低整车碳足迹。

12.福建永聚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永聚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聚兴”)是一家专注于尼龙工程塑料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12年5月,总部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公司自建国外再生料生产经营体系,配套一体化生产线。

再生产品:尼龙
13.广东高泽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高泽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再生塑料研发、改性及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前身可追溯至2000年,早期以再生塑料改性技术为核心。2014年3月,正式注册成立东莞市高泽塑料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9月更名为广东高泽塑料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配备静电分选机、智能色选机等先进设备,并通过GRS(全球回收标准)、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1(环境管理)等认证。

惠州总部工厂占地约4万平方米,拥有20多条再生塑料生产线,年产能达3万吨;另有博罗石湾镇生产基地年产量约2.5万吨,主要产品为HDPE、LDPE、PP等再生塑料颗粒。

再生产品:包括HDPE中空料、高熔PP、高冲击PP、高光PP等改性料。

产能:5.5万吨/年
现艾邦建有再生塑料产业群,欢迎产业链上下游的朋友入群探讨,共谋进步。

图片

14.广东鸿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集研发、生产、贸易、技术服务为一体,致力于成为一流的塑胶原材料供应商。公司主营ABS/HIPS/PP混合塑料的破碎清洗、静电分选分色、造粒、改性及进出口业务,年处理混合破碎料50000吨。专业生产各个等级的环保及非环保ABS、HIPS(475)、PP再生颗粒, 月产量5000吨以上,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鞋材、汽车产业、以及办公室用品等。

15.广西梧州国龙塑料化工有限公司

广西梧州国龙塑料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专注于再生塑料资源循环利用领域。
公司以“闭环循环经济”为核心模式,主要从事PET再生塑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重点覆盖再生瓶级聚酯切片、改性塑料等产品,应用于食品包装、汽车配件、电子电器等领域。其年产15万吨PET塑料加工项目被列入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核心项目。2023年获批年产7万吨聚烯烃再生塑料改性造粒项目。

公司引进意大利进口设备及亚洲单线产能最大的再生瓶级聚酯切片生产线,通过粉碎、清洗、干燥、挤出造粒等工艺,将废弃可乐瓶、矿泉水瓶等转化为食品级再生聚酯切片。

再生产品:PET,HDPE,PP等
16.河南平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平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总部位于河南省许昌市。公司定位为国际领先的再生塑料循环利用方案解决商,专注于PCR(消费后回收塑料)和PIR(工业回收塑料)的高值化开发,产品通过美国UL OBP 2809趋海塑料认证和GRS全球回收标准认证,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储能电池、电子电器、家具家电等领域。

公司配备塑料粉碎、清洗、分选、挤塑造粒等全流程生产线,通过LCA碳生命周期评价,主要客户包括韩国LG化学、日本东丽等。是河南省再生塑料高值化循环利用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主导起草《再生ABS国家标准》。

再生产品:ABS、PA、PE、PS、PC等再生颗粒及改性塑料

产能:1万吨,扩产中
17.湖南宏晔新材料有限公司(聚石化学)

湖南宏晔新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再生塑料资源循环利用,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是上市公司广东聚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688669)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公司获得全球回收塑料资质(GRS)、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以及TÜV(PCR)、REACH、ROHS等国际认证。

宏晔新材重点处理消费后塑料废弃物(如废弃车灯、饮水桶等),核心产品为再生聚碳酸酯(PCR-PC)。公司配备德国进口红外分选设备、清洗线、色选机及单双螺杆挤出造粒生产线,形成从回收分选到造粒的完整产业链。
2024年宏晔新材与万华化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PCR-PC改性材料,实现减碳80%以上。与万华化学的合作聚焦废弃车灯等回收来源,定制化开发PCR-PC材料,应用于汽车、电子等领域,产品通过UL2809等认证。

再生产品:PC

产能:3万吨
18.合肥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会通提出“低碳产品战略”及“绿色智造战略”,重点开发可再生低碳材料,包括再生PP、ABS、PC等系列化产品。这些材料通过全产业链认证(如PCR认证),具备碳核算能力,已在汽车和家电行业的头部客户中实现批量应用。

在华东和华南地区,会通与上游PCR(消费后回收塑料)企业合资建立生产基地,覆盖从“回收-拆解-破碎-分选-造粒-改性”的全产业链,推动再生塑料的规模化应用。针对发泡聚丙烯(EPP)废弃制件回收难题,会通自主研发了冷压增密设备,可将体积压缩至原体积的1/30。
会通再生材料已应用于汽车(如比亚迪、赛力斯、奇瑞)和家电(如美的、海尔、海信)领域,尤其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需求中占据市场优势。

19.惠州市三优减碳循环材料有限公司 

惠州市三优减碳循环材料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14日,2023年6月更名为现名。主营再生塑料颗粒(如ABS、PA、PE等)及改性塑料,产品应用于汽车配件、电子电器等领域,并通过GRS全球回收标准认证。产品覆盖国内华东、华南及西南地区,并出口东南亚,合作客户包括国际品牌及大型制造商。

2024年启动“年产5万吨再生塑料粒扩建项目”。2024年与合作伙伴计划投资8亿元,建设年产20万吨的再生高分子化工新材料颗粒及制品生产基地。2025年计划推进“年产6.7万吨再生塑料改扩建项目”。

再生产品:ABS、PA、PE等及改性塑料
20.嘉兴市安亿居塑业有限公司

嘉兴市安亿居塑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月2日,注册资本1500.03万元人民币,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主要从事再生塑料研发、改性及生产,专注于循环经济领域。公司拥有20余条生产线,配备单/双螺杆造粒机、静电分选机、废气处理净化器等设备,形成全流程生产线。年处理废塑料能力约5万吨。
2024年启动年产5万吨再生塑料粒扩建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

再生产品:PP、PE、PA、ABS、PC等,

年产能:5万吨
21.江西格林循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格林循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是著名循环经济产业集团格林美集团控股的以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与废塑料改性再生业务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以“资源有限,循环无限”为理念,在全国布局六大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园,形成了覆盖回收、拆解、资源化、改性再造的完整产业链。

格林循环开发了多品种高品质再生塑料,包括:rPP(再生聚丙烯):应用于车用塑料、家电部件及聚丙纶纤维,其全球首个PP塑料回收碳减排项目于2024年通过国际VCS认证,可签发1.9万VCUs(自愿碳减排单位),参与国际碳交易。

rHIPS、rABS、rHDPE:覆盖家电、日化包装等领域,其中100%消费后再生塑料(PCR)M7系列进入豪华汽车内饰供应链,M1系列应用于全球500强家电企业,实现“家电到家电”平级循环。

M6系列:以废旧餐盒为原料制成超细丙纶纤维,成功制备全球首件再生丙纶运动衫。
22.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143)旗下的核心环保业务板块,专注于塑料循环利用与环保高性能再生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27日,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广东省清远市。

金发环保构建了“回收—前处理—再生利用”的完整产业链,覆盖工业、农业、生活、海洋等多场景塑料废弃物的回收网络,拥有500余家优质供应商和60余个资源回收网点,拥有清远、邳州两大生产基地,配备60余条生产线,年处理废塑料能力超12万吨,再生塑料年产能达30万吨。

产品包括改性再生塑料(如ABS、PA、PC等)和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如PBAT、PLA),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包装等领域,并出口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通过GRS全球回收标准、TÜV莱茵趋海塑料认证、UL2809再生含量认证、EN15343回收含量认证,以及FDA食品级再生HDPE许可,是国内首个获EN15343认证的塑料制造企业。

推进河源年产20万吨再生高分子材料项目,优化清远、邳州基地的智能化生产线,目标2025年总产能突破50万吨。

再生产品:ABS、PA、PC等

年产能:30万吨
23.凯柏胶宝
凯柏胶宝® - 全球热塑性弹性体 (TPE) 制造商其位于马来西亚生产基地的精选可持续TPE化合物已获得了全球回收标准 (GRS)的认证。该认证的可持续TPE适用于个人护理、家用电器、可穿戴设备和消费电子应用等领域。

24.兰蒂奇工程塑料(苏州)有限公司
兰蒂奇工程塑料(苏州)有限公司是意大利兰蒂奇集团(Radici Group)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专注于聚酰胺(PA)、聚酯(PBT、TPE)等工程塑料的研发与生产。

兰蒂奇集团在再生塑料领域拥有超过15年的经验。Renycle®是兰蒂奇旗下专注于机械回收的品牌,其产品采用工业后(PIR)和消费后(PCR)再生原料,通过严格的筛选、清洁和再加工流程,确保材料性能与原生材料相当。例如,Renycle® S GF3004K(PA6-GF30)已成功应用于汽车进气歧管,并荣获2024年SPE汽车大奖,展示了再生材料在高性能领域的潜力。

兰蒂奇再生塑料已被宝马、福特、沃尔沃、博世等国际汽车品牌采用。
25.LG化学
LG化学通过机械回收与化学回收双轨并行,构建“生产-回收-再生”闭环。其机械回收线生产ABS、PC等PCR材料,而化学回收技术则聚焦高附加值场景(如汽车部件、电子设备)。

LG化学与英国Mura Technology合作,在韩国忠清南道唐津市建设了亚洲首个采用HydroPRT超临界热解技术的工厂,年产能2万吨热解油。2024年投入运营后,LG化学计划评估增设更多站点,目标到2030年占据全球塑料裂解市场(预计年增长率17%)的领先地位。
同时,其再生塑料产品已通过ISCC PLUS等认证,覆盖ABS、PC/ABS、PO等多类PCR材料,应用于汽车、包装等领域。

26.乐天化学
乐天化学(LOTTE Chemical)在再生塑料领域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及国际合作,构建了涵盖机械回收、化学回收、循环经济应用的全方位解决方案体系。

乐天化学推出环保材料品牌ECOSEED,覆盖再生PET(r-PET)、再生PC(r-PC)、再生ABS(r-ABS)、再生PE(r-PE)和再生PP(r-PP)等多样化产品系列。
含再生PC的汽车内饰
 
含再生PC和再生PET的A柱饰条
 
ABS冰箱部件,含有废弃塑料中提取的裂解石脑油
乐天化学回收三星电子半导体晶圆运输托盘废料,转化为再生聚碳酸酯(PC),应用于手机SIM卡托盘、侧键和音量键;同时将废弃渔网再生为聚酰胺(PA),用于扬声器模块等部件。此举不仅减少海洋塑料污染,还助力三星实现事业部间资源循环。

再生产品:PET、PC、ABS、PE和PP

产能:2024年实现11万吨/年化学再生PET产能,2030年扩至34万吨/年
27.南京佳博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佳博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塑料的可持续和高值化利用,以及优质性能的先进高分子材料技术。佳博盛总部和研发中心位于南京和上海,在宁波和东莞设有中央仓储公司,在日本和泰国自建工厂并开展业务。

佳博盛通过物理回收的方式获得再生塑料,并通过源头管理、供应链管理、工艺控制、改性技术和可溯源技术,高值化的利用再生塑料。
GRS认证 100% PCR 再生PC/ABS合金

Plastone/塑石 PP60(60% Plastone+40% PCR PP)是微米级优质石灰石粉末的表面活化和改性,与40%的PCR再生PP结合。能够减少60%塑料的使用

再生产品:PP,PS,PE,PC,ABS,PET,PA,PBT

年产能:6万吨
28.宁波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

宁波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再生塑料研发与全产业链整合的高新技术企业,尤其在海洋塑料回收和高值化利用领域表现突出。坚锋形成了淘塑(Topcircle® )、彼达、拜德康、恺萨四大类产品线,覆盖全品类塑料品种。Topcircle® 产品包括通用塑料系列,工程塑料系列 ,特种塑料系列 ,热塑性弹性体、3D打印PCR增材等品牌与技术服务。

坚锋成功攻克了废弃渔网的清洗、改性难题,通过“rPA扩链增黏”技术,将尼龙渔网再生切片(rPA6)的洁净度从行业平均98%提升至≥99.5%,并布局多项专利。

开发了rABS-Ocean78A等高性能再生材料,利用海洋塑料废弃物生产ABS材料,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较传统工艺减少78%,每吨材料可回收1.2吨海洋塑料,减少3.5吨碳排放,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和家电领域。

汽车领域,再生材料适配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如rPET轮胎帘子布、汽车内外饰部件,合作客户包括比亚迪、奇瑞等车企。
消费电子领域,与三星合作,将半导体晶圆运输托盘废料转化为再生聚碳酸酯(PC),用于手机SIM卡托盘等部件;废弃渔网再生为聚酰胺(PA)用于扬声器模块。
再生产品:PA,PET、ABS、PMMA,PETG等
29.宁波旭日鸿宇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旭日鸿宇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旭日鸿宇”)是一家专注于再生塑料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尤其在聚碳酸酯(PC)再生利用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形成“回收-加工-改性-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覆盖消费电子、汽车、家电、建筑等多个领域。

旭日鸿宇年处理再生塑料超10万吨,产品供应Sabic、Covestro、Teijin等国际化工巨头,销售网络覆盖全球。

旭日鸿宇专注于聚碳酸酯(PC)的再生利用,同时涵盖ABS、PBT,PET、PP,PE等再生塑料的研发与生产,并延伸至新材料改性及低碳建筑板材领域。
江西子公司江西旭日鸿宇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位于抚州市南城县,年产值超2亿元,计划扩建4栋厂房以扩大产能。
30.欧绿保集团(亚洲)有限公司(ALBA)
欧绿保集团于1968年创立于德国柏林,是全球十大资源再生及环境服务企业。在固废领域有丰富的经验,开创了德国最早的垃圾分类模式“柏林模式”。欧绿保集团拥有两大品牌欧绿保和Interzero。目前全球约200家子公司和参股企业,250多家工厂,8000余名员工,业务遍布德国、欧洲及亚洲等地。

欧绿保亚洲集团(ALBA Group Asia Limited, “AGA”)是德国欧绿保集团为了开发亚洲业务而成立,设立于中国香港,目前主要在中国、日本、新加坡、印尼等亚洲国家开展业务。

现艾邦建有再生塑料产业群,欢迎产业链上下游的朋友入群探讨,共谋进步。

图片

31.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1 年,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是一家以石油化工为主业、集石油炼制与后续深加工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2023年营业额为890亿元。

京博与浙江科茂在资生堂中国的支持下,打通了由废塑料到再生新塑料的化学循环产业链,打造中国首个聚丙烯化学再生闭环案例。生产的聚丙烯产品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SGS审核,成功取得ISCC PLUS认证证书,为产品发展提供了可持续性的保证。

32.上海奥塞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奥塞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公司拥有上海总部及陕西、江西、四川3家分公司,业务覆盖再生PC、ABS、PMMA等材料,拥有回收、分选、破碎、清洗、造粒的完善生态产业链。

主导起草《再生聚碳酸酯(PC)材料》国家标准,并参与多项行业标准制定。产品已经通过TUV认证,全球GRS认证、IATF16949汽车行业全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以聚碳酸酯(PC)为核心,通过物理回收工艺处理消费后塑料废弃物(如农夫山泉水桶),产品通过TÜV、GRS等国际认证,应用于汽车车灯、电子电器、智能家居等领域。

2020年与农夫山泉、科思创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实现废塑料回收闭环:农夫山泉回收水桶→奥塞尔破碎造粒→科思创加工为高性能材料→应用于汽车、电子行业,提升可追溯性与回收效率。

再生产品:PC、ABS、PET、PE、PP、PA、PS
年产能:10万吨
33.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在再生塑料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表现突出,其核心产品Ecoblend®系列再生环保塑料在行业内具有显著影响力。

Ecoblend®系列以消费后回收塑料(PCR)为基料,再生料添加比例可根据客户需求调节(30%-80%),支持定制不同阻燃级别和性能需求,产品涵盖PC/PET、PC/ABS、ABS及PP等系列。产品通过GRS全球回收标准认证、TÜV莱茵碳足迹认证及欧盟绿色认证。

锦湖日丽将PCR材料与免喷涂美学塑料结合,减少喷漆、电镀等二次加工环节,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如替代喷涂工艺可减少60%废水废气排放)。

沃尔沃充电桩外壳采用锦湖日丽无卤阻燃透明PC材料(含60% PCR),兼具高透光率与阻燃性能(V-0级),满足安全与环保双重需求。
34.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普利特通过收购美国WPR公司(2024年完成),获得了再生尼龙树脂的核心技术。WPR是全球领先的再生地毯原料尼龙生产商,其再生尼龙产品性能接近原生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北美三大汽车制造商(福特、克莱斯勒、通用)的零部件中。
普利特投资4亿元在天津经开区建设北方首个生产基地,涵盖“再生塑料回收—材料加工改性”全产业链,年产能12万吨,其中3万吨来自环保回收材料。产品包括改性PP、ABS、PA及塑料合金,主要服务于宝马、奔驰、比亚迪等车企。
 

普利特再生尼龙、PET等材料已用于汽车内外饰件、电池外壳等部件,合作客户包括大众、宝马、比亚迪等,普利特的再生材料解决方案覆盖全球10%的乘用车改性材料市场。
35.上海睿莫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睿莫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睿莫环保”)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并在日本、加拿大设有合资回收工厂。公司专注于塑料循环再生领域,致力于提供高品质再生塑料解决方案,推动塑料闭环循环经济。

公司月处理废塑料能力超3000吨,累计循环利用塑料废弃物达25万吨,产品包括R-PP、R-PE、R-PS、R-ABS等再生塑料颗粒,应用于日化、汽车、包装、纺织等30余个行业。
再生产品:PP、PE、PS、ABS等再生塑料颗粒
年产能:目标年处理能力突破50万吨,并拓展PET等高需求品类
36.上海塑脉新材料有限公司

上海塑脉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致力于环保新型材料的开发、推广与应用。目前已经成功开发了消费后再生材料(PCR)、生物降解材料(Bio-degradable)等。
37.上海英科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英科实业有限公司(688087)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山东淄博,上海奉贤区为其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公司以“变废为宝,以塑代木”为核心理念,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推动废旧塑料的高值化应用,是全球PS(聚苯乙烯)再生塑料领域的领军企业。2021年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塑料循环再生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英科再生打通了“回收-再生-利用”的完整产业链,覆盖全球塑料回收网络、再生粒子生产及高端消费品制造:回收环节自主研发Greenmax泡沫减容增密设备,将废弃EPS泡沫压缩至原体积的1/40,解决运输难题,年回收PS废塑料超10万吨。
再生环节通过物理机械法生产再生PS粒子,纯度达99%,性能媲美原生材料,年产能达30万吨。利用环节将再生粒子加工成环保仿木装饰材料(如画框、相框、镜框、踢脚线等)及建材,产品出口全球120多个国家。

拥有140余条PS框条生产线及47条成品框组装线,年产量达140万箱,占全球PS框类产品市场的显著份额。

2024年马来西亚PET项目投产后,新增年回收5万吨PET瓶,目标横向拓展至PET、PE、PP等多品类再生塑料,总产能规划达100万吨。
38.TCL奥博(天津)环保发展有限公司 

TCL奥博(天津)环保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中国循环经济领域的标杆企业,专注于废旧家电回收、拆解及高值化再生利用,尤其在塑料资源循环领域表现突出。累计处理废弃家电2800万台,回收金属、塑料、玻璃等资源100万吨,减少CO₂排放200万吨。

TCL奥博拥有国内领先的拆解生产线,年处理能力达10万吨废旧家电(约300万台),再商品化率85%-90%。

2024年6月,公司投用新生产线,通过热磨洗、硅胶去除、静电分选、色选、造粒等10余道工序,将家电塑料碎片处理成3mm×2.5mm的高纯度塑料粒子,较原有4-5厘米碎片大幅提升附加值,年产能增至3万吨。

回收网络覆盖京津冀鲁辽等地区,辐射2亿人口,与苏宁、京东合作拓宽回收渠道,并建立线上回收平台。再生塑料产品供应家电、汽车、新能源等行业,合作客户包括家电制造商及汽车企业。
39.台塑
旗下台化有三大版块的塑料回收方案,PCR物理回收、EPS化学回收再生PS、废车灯化学回收再生PC。

40.万华化学(烟台)销售有限公司
万华化学推出基于MDI胶黏剂的再生塑料托盘,采用废旧木材、废弃农作物等回收原料制造,生命周期内可周转10次,单次使用碳排放不足1kg,较传统托盘减碳50%以上。

万华化学通过聚氨酯硬泡回收装置成功实现废旧聚氨酯泡沫的处理。这一创新方法每回收1吨废旧泡沫可减排3吨碳。此外,废旧车灯级、水桶级PC回收也已商业化生产。

41. 威立雅华菲高分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威立雅华菲高分子科技 (浙江) 有限公司 (曾用名:浙江华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3年,是中国再生塑料领域的领军企业,隶属于全球生态转型标杆企业威立雅集团。
华菲生产多种再生塑料粒子,包括PCR-PET、PCR-HDPE、PCR-PP和再生ABS等,覆盖汽车、包装、生活用品等领域。

在医疗领域,作为中国首家获得全品类FDA食品级不反对函的企业,华菲的再生PET、HDPE、PP颗粒通过EFSA认证。

在汽车领域,华菲提供rPET轮胎帘子布(通过UL认证),以及汽车内外饰部件(如保险杠、座椅织物等)的低碳解决方案,合作客户包括比亚迪、奇瑞等车企。

采用全球首创的100%物理法再生聚酯切片技术,应用于轮胎帘子布,每吨产品消耗约4.5万个塑料瓶,已为马牌轮胎供应超6000吨产品。

再生产品:PET,PP,PE

年产能:PET切片产能达10万吨
42.浙江道默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道默化学(DOMO Chemical)作为全球尼龙材料领域的领先企业,在再生尼龙开发与应用方面展现出显著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能力。道默化学通过“机械回收+化学回收”双轨技术、全产业链认证体系及全球化市场布局,成为再生尼龙领域的标杆企业。

道默化学采用Move4Earth®专利技术,结合机械回收工艺,将消费后(PCR)和工业后(PIR)的PA6、PA66等尼龙废料转化为高性能再生聚酰胺材料,再生材料占其TECHNYL®高性能材料总量的13%。
道默化学也进行了化学法回收尼龙的探索,通过PA6解聚技术实现闭环循环,并投资研发(占2023年总支出的25%)探索化学回收工艺,提升复杂废料的处理能力。

TECHNYL® 4EARTH®再生尼龙系列具备媲美原生材料的性能,并通过UL认证和GRS认证,满足汽车、电子等高端需求。该系列材料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消耗减少50%、碳排放降低80%、不可再生能源使用减少60%。

汽车领域,道默与沃尔沃、奔驰等车企合作,供应再生尼龙材料用于仪表盘、发动机周边部件及电池管理系统。电子电器领域,道默再生尼龙用于电子电器外壳、连接器等部件,满足UL认证要求。在消费品领域,开发食品接触级材料(通过GMP认证),用于厨具和水接触部件。
2025年1月,中国工厂获GRS认证,成为全球少数同时拥有ISCC+、UL、GMP等多项认证的尼龙供应商。

43.浙江华峰集团

华峰展出了与合作伙伴novoloop的化学回收聚氨酯路径。novoloop是一家美国加州的化学回收初创公司,可以将废聚乙烯还原为单体,用于制造TPU。

44.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
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由精工控股集团(中国民营500强企业)与日本帝人株式会社合资成立,注册资本3.53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公司是国内唯一、全球最大的化学法循环再生聚酯企业,专注于通过化学分解技术实现废旧纺织品的高值化再生利用,构建“从衣服到衣服”的闭环循环经济模式。

以废旧服装、边角料等为原料,通过化学分解还原为聚酯单体(DMT),再聚合生成高性能再生纤维,实现无限次循环再生,避免传统物理回收的降级问题。

年处理废旧纺织品4万吨,年产值达20亿元。一期项目年产能2.5万吨,二期16万吨项目已投产,2024年启动年产15万吨绿色再生新材料项目(落户柯桥区),未来目标形成30-50万吨级产业规模。

再生纤维系列产品包括再生切片、再生FDY(全拉伸丝)、再生POY(预取向丝)、再生DTY(拉伸变形丝)等,具有吸湿速干、防透等功能。
45.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化国际”)作为中国中化集团材料科学领域的旗舰企业,在再生塑料领域的布局主要通过技术创新、绿色认证及产业链整合实现。

中化国际旗下子公司ELIX Polymers推出E-LOOP系列再生ABS树脂,采用机械回收和化学回收技术,分别通过汽车行业OEM认证和ISCC PLUS认证,应用于汽车内外饰件、玩具及日用品领域。另外有再生PBT用于化妆品包材、胰岛素笔等领域。

另外,还有江苏赛维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思可达塑业、广州市同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浙江沃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华钻塑胶原料有限公司,深圳海兴隆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余姚市兵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家从事再生塑料的公司在Chinaplas2025橡塑展上展示了再生塑料相关产品,在此不再一一报道。

综上分析,再生塑料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发力:

技术创新:推动化学回收技术产业化,提升再生塑料性能;开发智能分选设备,降低分拣成本。

政策支持:制定再生塑料强制使用比例标准,完善碳税、补贴等激励机制。

市场引导:培育高端应用场景(如汽车、医疗),提升再生料附加值;加强公众教育,推动绿色消费。

国际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拓展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平衡出口依赖。

企业汇总

1.爱思开环保材料(SK化学)

24.兰蒂奇工程塑料(苏州)有限公司

2.安徽冠泓塑业有限公司

25.LG化学

3.巴斯夫(BASF)

26.乐天化学

4.柏力开米复合塑料(昆山)有限公司

27.南京佳博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5.成发科技湖北有限公司

28.宁波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

6.大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9.宁波旭日鸿宇科技有限公司

7.德瑞灵特种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30.欧绿保集团(亚洲)有限公司(ALBA)

8.东莞市国亨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31.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9.丰溢绿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32.上海奥塞尔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0.佛山市顺德区同泰塑料实业有限公司

33.上海锦湖日丽塑料有限公司

11.佛吉亚

34.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2.福建永聚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35.上海睿莫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13.广东高泽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36.上海塑脉新材料有限公司

14.广东鸿展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37.上海英科实业有限公司

15.广西梧州国龙塑料化工有限公司

38.TCL奥博(天津)环保发展有限公司

16.河南平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39.台塑

17.湖南宏晔新材料有限公司(聚石化学)

40.万华化学(烟台)销售有限公司

18.合肥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41. 威立雅华菲高分子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19.惠州市三优减碳循环材料有限公司

42.浙江道默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20.嘉兴市安亿居塑业有限公司

43.浙江华峰集团

21.江西格林循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44.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

22.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5.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3.凯柏胶宝

作者 808,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