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运动鞋上应用,较为常见的是被做成板状,因此被叫做“碳板”,根据形态不同,分为勺型 / 铲型、X/Y型、支撑型等,搭配高性能中底,赋予跑鞋缓震回弹性能,提升步频和推进效率,让跑者更轻松。
一、碳纤维复合材料:跑鞋的 “智慧心脏”
运动鞋碳板的核心材料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它由碳纤维和树脂基体复合而成。依据成型工艺和树脂类型的差异,主要分为热固性和热塑性这两类碳纤维复合材料。
目前市面上多数碳板跑鞋都选用热固性树脂,其中环氧树脂的占比较高,此外,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等也有应用。这是因为热固性树脂工艺成熟,能赋予碳板较高的强度,还便于加工出复杂的形状。
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则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它以尼龙 6(PA6)、聚丙烯(PP)、热塑性聚氨酯(TPU)等作为基体,具有环保可回收、生产效率高的显著优势。
对比两者性能,热固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强度高、成本可控,但存在不可回收、固化时间长的缺点;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可回收、成型快、韧性好,然而预浸难度大,对生产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
图源自网络
另外,在碳纤维强度方面也有改进案例,比如特步的“黄金碳板”,通过在碳纤维编制过程中加入航天级超级纤维(PI 纤维),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重量比普通碳板轻约 20%,解决了传统碳板在重量、强度与韧性之间的平衡难题,让跑者能更好地掌控碳板,提高了跑鞋的耐久性。
图源自网络
在应用场景方面,竞速跑鞋领域,热固性碳板更受青睐。像耐克 Alphafly 的环氧基碳板,凭借刚性强、推进效率高的特性,成为精英跑者的不二之选。总体而言,当下碳板材料仍以热固性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主,热塑性碳板则是具备广阔的前景。
二、多样形态:碳板在运动鞋中的奇妙变身
碳板的应用形态主要有勺型 / 铲型、X/Y型、支撑型等,每种都有独特的设计和功能。
勺型 / 铲型碳板采用从前掌延伸至后跟的弧形设计,契合跖趾关节运动轨迹,利用跷跷板效应,落地时碳板形变储能,蹬伸时释放能量产生推进力,适合马拉松竞速,尤其适合前掌着地的高水平跑者。
耐克 Alphafly 3,图源自网络
李宁,图源自网络
乔丹体育,图源自网络
X/Y 型调节碳板在中足区域交叉镂空,前后延伸且面积较小,通过交叉点增强中足稳定性,镂空设计减轻重量并优化动态支撑,适合日常训练或中等水平跑者,能平衡支撑与灵活性。
特步,图源自网络
HOKA,图源自网络
必迈,图源自网络
支撑型碳板局部覆盖足弓,面积小但硬度高,主要作用是限制足弓塌陷,分散跖骨区域压力,减少足底筋膜牵拉,适合大体重跑者或长距离训练,能有效缓解足部疲劳。
飞鱼,图源自网络
多威征途,图源自网络
不同碳板类型的性能对比:
根据不同需求,选择碳板跑鞋也有讲究。如果追求竞速突破,优先考虑全掌铲型碳板;长距离训练的话,X/Y 型或异构碳板更为合适;要是注重足弓支撑,选择局部碳板搭配宽楦设计的鞋子。
来源:艾邦弹性体网综合整理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艾邦高分子):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运动鞋上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