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京东方
本项目名称为“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总投资 290 亿元人民币(初始注册资本为 1,000 万元人民币,拟逐步增资至145亿元人民币),生产VR显示面板、Mini LED直显背板等高端显示产品,玻璃基板尺寸1,500mm×1,850mm,设计产能为50千片/月,建设周期自2023年至2025年,2025年量产,2026年满产。
报告指出,未来VR产品应用的显示技术主要有LTPS(低温多晶硅)/LTPO(低温多晶氧化物)和 Micro OLED 两种;Micro OLED采用半导体和OLED技术在晶圆上制作,可以实现更高的像素密度,但成本也更高。LTPO技术相比目前主要应用的 LTPS 技术,能够在增加有限成本的基础上满足VR产品对于像素密度进一步提升的要求。因此,LTPS/LTPO技术有望成为未来VR产品中的主流显示技术。考虑到京东方当前并不具备应用于VR产品的LTPO技术批量量产的产能布局,为抢占未来VR市场份额,满足战略客户的需求,京东方有必要进行应用于VR产品的LTPS/LTPO相关的技术和产能布局。
来源:京东方
消费电子产品方面,随着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各类细分市场对高端产品的诉求逐渐出现并迅速增量。LTPS技术的产品逐渐从手机向高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车载应用拓展,市场调研机构Omdi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7年,LTPS/LTPO笔记本电脑复合增长率达19%,平板电脑达8%,车载应用达20%;应用LTPO技术的产品屏幕像素能做到2000ppi以上,也将成为VR市场继LTPS 技术后的主要技术选择之一。Mini LED直显方面,根据TrendForce调研预测,2022年直显市场规模约480亿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1886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8%。投资建设本项目,不仅能抓住市场转型和技术演进机会,满足市场需求,也是京东方持续扩大产能规模优势,巩固行业主导权的必然选择。
技术上,京东方在LTPS和Oxide量产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创新应用、VR等中小尺寸产品实现了品牌客户的量产,具备了业内一流的量产技术水平。产品开发方面,京东方拥有完善的研发体系,已掌握包括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在内的技术专利约70,000项,年新增专利申请量超3,000件。目前,与本项目相关的核心技术专利积累已有50多项,覆盖LTPS、LTPO等关键环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其中超窄边框技术,超高PPI(1500)技术,全反射技术等均为行业内的首发技术。
京东方通过布局LTPO技术积累超高分辨率半导体显示技术,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提前布局MiniLED尖端驱动架构,有效提升MiniLED产品综合竞争力;本项目面对VR等高端显示产品正吻合了面向应用场景的发展战略。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有助于提升公司高端显示器件产量和实现产业化,加速推动“屏之物联”战略落地,有利于聚集更广泛的资源要素,形成市场、技术、区域卡位,扩大规模优势,构筑更高竞争壁垒,巩固行业地位。
活
动
推荐
第二届AR/VR产业链高峰论坛
品牌 材料 工艺 设备
11月18日 上海卓越铂尔曼大酒店
序号 | 议题 | 演讲嘉宾 |
1 | AR/VR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 | 创维VR |
2 | 消费级AR/VR产品的技术难点(待定) | 亮亮视野 梁祥龙 联合创始人/硬件负责人 |
3 | VR硬件与用户沉浸感的提升 | 小派科技 |
4 | 纳米压印技术应用于AR光栅制作 | 光舵微纳 |
5 | AR光波导技术剖析 | 珑璟光电 市场经理 郑玺岳 |
6 | VR Pancake 光学的挑战与量产 | 惠牛科技 CEO 张韦韪 |
7 | PC材料解决方案在VR上的应用 | 科思创 薛茂刚 产品技术专家 |
8 | 一站式测试解决方案为AR&VR行业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 艾特迅 |
9 | Bostik智能胶粘剂助力ARVR智能头显 | 波士胶Bostik |
10 | 纳米压印技术在AR光栅上的应用 | 天仁微纳 |
11 | 自由控制AR眼镜透光率 —— 电致变色技术现状与趋势 | 苏州伯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12 | AR/VR镜片光学曲面贴膜解决方案 | 鼎力科技 研发副总 |
13 | 光谱检测在消费电子行业的应用 | 海洋光学 张跃胜 工业市场&大客户经理 |
14 | 微显示技术在AR/VR上的研究与发展 | 邀请中 |
15 | ODM在产业链中地位和作用 | 邀请中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艾邦加工展):布局VR显示市场,京东方拟投资290亿元建设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