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站又着火了!日前,全球最大锂电储能电站之一美国的250兆瓦的盖特韦(Gateway)储能电站被发现起火,今年以来,德国等地也发生了锂电储能电站起火事故,且伴随着复燃和多次爆炸的风险。

储能电池爆燃的同时,近期,电动汽车自燃事件亦是频发,引发了公众对电池安全性的广泛关注。随着新型储能正在全球高速增长,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储能市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

巴斯夫、东丽、塞拉尼斯等塑料龙头企业如何应对电池自燃挑战?

图源:粤电新能源

储能和电动汽车领域电池安全性占据关键地位的当下,车企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过程中,必须将电池安全置于核心战略考量之中,业内也将解决锂电池安全隐患排在了重中之重的地位。

为了确保储能与动力电池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车企应当通过提升电池管理系统的精确度和可靠性,以及采用先进的塑化技术,增强电池包的物理防护能力,减少外部冲击和内部短路导致的安全事故,从而在储能和电动汽车领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在此背景下,确保锂电储能的安全性成为车企在储能产业布局中的首要任务。塑化制品在储能产品上的应用已经成为提升储能系统安全性的关键,助力车企与电池龙头在这一万亿级赛道上稳健前行。

巴斯夫、东丽、塞拉尼斯等塑料龙头企业如何应对电池自燃挑战?

当前大量塑化制品应用于电池电芯(储能安全核心)之中。在电芯之间增加安全隔离垫,加气溶胶等,如果单颗电芯发生热失控,可确保后续不蔓延,可以阻隔空气。

锂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在150~200℃是相对稳定的,这就对电芯隔膜材料的阻燃性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隔膜主要由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制成,阻燃性隔膜电解液润湿性和耐热性能优异,可以很好地避免事故发生,因此备受关注。

巴斯夫、东丽、塞拉尼斯等塑料龙头企业如何应对电池自燃挑战?

摄于宝丰能源

塑料隔膜外,在电池的主体材料短期内不可能被替代的情况下,提升电解液的阻燃性是提升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有效途径。将阻燃剂添加到电解液中,可以有效提升有机电解液的阻燃效果,采用这种方法几乎不增加电池成本、不会改变生产工艺、基本不影响电池电化学性能,改善电池的安全性能。

巴斯夫、东丽、塞拉尼斯等塑料龙头企业如何应对电池自燃挑战?摄于中石化展台
 

当前,巴斯夫、SABIC、科思创、东丽、塞拉尼斯、道默、阿科玛、恩骅力等塑化相关企业都纷纷针对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阻燃提供了自身独到的塑化解决方案。

巴斯夫

巴斯夫、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及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创合作,推出的一系列用于下一代固态电池包的轻量化、高效热管理、耐热失控和可循环回收的材料解决方案。

巴斯夫、东丽、塞拉尼斯等塑料龙头企业如何应对电池自燃挑战?

巴斯夫概念固态电池包 摄于巴斯夫展台

巴斯夫拥有广泛的橙色阻燃方案、它适用于新能源和高压器件应用。这些产品包括:Ultramid®,Ultradur®,Ultramid® Advanced。它们适用于高压连接器、汇流排等、具有颜色稳定,易于加工的优势。

巴斯夫、东丽、塞拉尼斯等塑料龙头企业如何应对电池自燃挑战?

工程塑料橙色阻燃产品样片 摄于巴斯夫展台

东丽

东丽提出多项实例,通过使用碳纤维和树脂使飞机及汽车等交通工具的重量减轻,提供电极材料、电解质膜和电池隔膜等电池材料,并提供PCR/PIR等多种可回收材料。

巴斯夫、东丽、塞拉尼斯等塑料龙头企业如何应对电池自燃挑战?

东丽电解质膜 摄于东丽展台

巴斯夫、东丽、塞拉尼斯等塑料龙头企业如何应对电池自燃挑战?

东丽电池隔膜 摄于东丽展台

塞拉尼斯

 

塞拉尼斯推出的锂电池隔膜,具有高强度、低厚度,可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和电池寿命,同时高离子渗透性,可实现更快的高功率充电.

巴斯夫、东丽、塞拉尼斯等塑料龙头企业如何应对电池自燃挑战?

塞拉尼斯电池隔膜 摄于塞拉尼斯展台

 

Syensqo

基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与安全挑战,Syensqo在2024橡塑展会上带来电驱动与热管理、电池包与电芯、绿氢、轻量化等材料解决方案。

巴斯夫、东丽、塞拉尼斯等塑料龙头企业如何应对电池自燃挑战?Syensqo电池包 摄于Syensqo展台

巴斯夫、东丽、塞拉尼斯等塑料龙头企业如何应对电池自燃挑战?Syensqo电池包电芯材料解决方案 摄于Syensqo展台

用于驱动电机绝缘系统的KetaSpire®PEEK材料,它能有效提升电机性能,降低成本。用于电池热失控保护的Xencor™XTreme,确保电池热失控时的乘客安全。

巴斯夫、东丽、塞拉尼斯等塑料龙头企业如何应对电池自燃挑战?

 

SABIC 

 

电池包,可持续性:轻量化;阻燃性:1.5mm V0;注塑成型技术;冷却水路集成于电池底壳。

巴斯夫、东丽、塞拉尼斯等塑料龙头企业如何应对电池自燃挑战?

阿科玛

Kynar® PVDF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不仅增强了电池的电化学稳定性,还通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绿色电力和终端设计回收减少了碳足迹。

巴斯夫、东丽、塞拉尼斯等塑料龙头企业如何应对电池自燃挑战?

图源:阿科玛创新材料

科思创

  • 科思创高性能户外聚碳酸酯兼具优异的耐候、机械、阻燃、耐高低温性能,赋能电池系统,提供功能性,持久性,安全性的材料解决方案
  • 电池外壳材料使用模克隆®户外低温韧性聚碳酸酯,可以在低至-40°C的环境下使用,耐水解和紫外线老化
  • 电池内部材料使用科思创导热聚碳酸酯材料,高导热效率,提升电池整体寿命,提高能量密度,同时兼具优异的加工性能
巴斯夫、东丽、塞拉尼斯等塑料龙头企业如何应对电池自燃挑战?

科思创高端电池 摄于科思创展台

DOMO化学

2024橡塑展会上,DOMO化学展台上首次设立电动汽车应用展示台,展示DOMO化学在电池包、 充电枪及车身上的多种应用。

巴斯夫、东丽、塞拉尼斯等塑料龙头企业如何应对电池自燃挑战?

DOMO化学尼龙电池包 摄于道默展台

 

恩骅力

由优异耐化学性的Xytron™ PPS材料打造的电子水泵,助力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高效运作。Xytron™ PPS材料制成的电动汽车动力控制单元(PCU),满足阻燃标准及绝缘性能等一系列关键要求,确保电动汽车的驾驶安全与性能。

集成阻燃性、电气性能、易加工性等性能的Pocan® PBT和Akulon®/Durethan® PA66材料,为电动汽车高压连接器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性能平衡体验。

 

巴斯夫、东丽、塞拉尼斯等塑料龙头企业如何应对电池自燃挑战?

摄于恩骅力展台

在储能领域这一万亿级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储能电池的安全性与性能提升成为关键。塑化技术与塑料制品的创新与应用为确保储能电池的安全与效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在政策层面不断引导支持高质量材料与技术研发,优化市场环境的大背景下,储能行业将迈向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资料:专塑视界,企业公众号,网络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艾邦高分子):巴斯夫、东丽、塞拉尼斯等塑料龙头企业如何应对电池自燃挑战?

作者 808, ab

zh_CN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