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比亚迪港交所公告显示,4月乘用车销量209,467辆,同比增长98.59%;纯电动销量104,364辆,同比增长81.81%。
随着新能源汽车消费升级,大家除了关注新能源能源效益外,对其安全性、轻量化及NVH、动力电池散热、VOC也有更高的要求!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更是制定了2035年燃油与纯电动乘用车轻量化系数分别降低25%与35%的战略目标。
而发泡材料因其轻质、阻燃、吸音、缓震等优异特性,近些年成为了新能源“新宠”。
特斯拉model3电池PACK包就大量使用了有机硅发泡灌封材料来保护单个电芯,阻止电池包上部热量传递,有效预防热失控。
下面一起看看发泡材料能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哪些解决方案?
动力电池散热&保护
研究表明,25℃是电动汽车电池最喜欢的工作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影响驾驶安全。
而发泡材料可以让电池的自燃温度提高10℃以上,电池寿命延长15%。
目前许多其他厂商正在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散热&保护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微孔聚氨酯泡棉和有机硅泡棉
专门用于软包和方形锂离子电池结构缓冲的微孔聚氨酯泡绵,这类泡棉非常适合灵活设计和多种功能需求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包项目;聚氨酯泡棉可长期抗压,耐反复压缩,高阻燃性,为锂电池包层之间提供缓冲,提高软电池性能和寿命。
而有机硅泡棉具有出色的阻燃性、低毒性、低烟性,柔软轻质,符合最高阻燃等级UL94V0。
这两种泡绵都可以保护电池免受冲击和振动,同时弥补设计公差以及电池片膨胀或收缩所带来的厚度变化,保证电池片与散热片最大程度接触。
液态发泡硅材料
液态发泡硅材料,是由有机硅发泡而成的硅胶发泡材料,具有优异抗压缩永久变形性能。
相比于传统碳系发泡材料,液态发泡硅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60-200℃)、高阻燃(V-0)极低的烟雾浓度等特性,目前主要被应用于新能源动力电池PACK包密封、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支撑防护、动力电池保温材料、动力电池绝缘缓冲等。
超软硅胶泡棉
硅胶泡沫,除了重量轻、柔软度好,更具备优异的阻燃性能,在电芯起火时,泡棉的高阻燃效果可延缓火势蔓延,增加逃生时间,且低烟低毒更安全。
相对其他材料泡棉,该系列泡棉可在-50℃ - 200℃长期使用,抗压性、可塑性更优异,是一款不可多得的电芯缓冲衬垫解决方案。
新能源汽车NVH
有资料统计,新能源汽车约有1/3的故障问题,是和车辆的NVH有直接关系。
特斯拉的一些电动汽车采用了多层隔音玻璃和聚氨酯发泡材料来隔音车门;而宝马一款电动汽车采用聚氨酯发泡材料来做隔音座椅,降低车内噪音,从而提高了整车NVH。
可见,发泡材料正成为新能源汽车隔音降噪的主力军。
聚氨酯吸音海绵
高性能聚氨酯泡沫常用于汽车零部件声学解决方案,因其低密度、轻质的配方,可以有效防止噪音在车腔内外传递,吸音效果远好于传统聚氨酯。
聚氨酯泡棉还可以用于电池包、电动机和车门、座椅等多部位的隔音处理,提升驾驶NVH;另外它还优异的吸震性、耐用性,属实是汽车NVH战场的一枚老手了。
开孔EPDM橡胶泡棉
开孔EPDM橡胶泡棉,由于其特殊的半封闭泡状结构,让其具备优异的隔音和吸震性能,常被填充汽车等设备空腔,用于吸音降噪。
另外EPDM橡胶耐热、耐寒、耐腐蚀、耐老化,低温柔性好,不易变形、环保、无毒、无异味,综合性能方面略胜一筹。
IXPE发泡产品
IXPE发泡产品,是由电子辐射交联聚乙烯发泡制成,具备轻量化、气密性、隔热、阻燃和抗震性等特点。
IXPE泡沫可以有效降低汽车内部噪音和震动,还具有优异的防水、防潮和防腐蚀性能,保护汽车内部零部件,延长其使用寿命。
常被应用用于动力电车的内饰、外观,和密封制品。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
实验统计,新能源汽车轻量可以使续航里程提高5%-10%,同时减少能源消耗碳排放。
目前许多其他厂商正在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新型发泡材料-泡沫铝
泡沫铝是一种结构独特、性能优良的新型多功能材料,因其密度低、结构轻量化,刚度高,具备优秀的吸能和缓冲绝缘性能。
所以它常被用于制成汽车零部件,不仅具有良好的动能吸收性,还可以大大减轻汽车重量,如果与泡沫金属一起使用,零件重量至少减轻1/3。
微发泡材料
微发泡材料,是以热塑性弹性体为基材,通过微发泡注塑制成的非金属发泡材料。
微发泡成型制品最大优点在于,保持了产品原有性能基础上,还能减少不同程度的重量。某汽车厂商在VV7车型上应用物理微发泡技术,实现产品减重10%左右,在F7车型上应用化学微发泡技术,实现产品减重25%-28%。
篇幅有限,关于发泡&新能源汽车解决方案,先介绍到这里,但其实,发泡材料的应用大到火箭阻燃,小到真菌泡沫,我们对它的了解真的还太少。
来源:汽车材料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艾邦高分子):超21万,比亚迪卖爆!发泡材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如何破局?